2008年4月20日

知情人透露周正龙再次拍到大型猫科动物脚印

新闻来源:《现代快报》
“周正龙前几天拍到一组大型猫科动物的脚印。”4月17日,一位接近国家林业局考察队的知情人对快报记者说,“是否是华南虎脚印,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这位知情人拿出了用相机所拍的国家林业局考察队的日记。在4月5日这一页上,记者看到如下记载:“4月5日晚9:20,周正龙、易远清2人从华龙山返回 后,提供足迹照片0162—0211(此为照片编号,一共49张——记者注)”,采用canonIXUS85015相机拍摄。

山 上时间4月3日,返回4月5日。4月3日早5点起床,约7点进山,在杨家湾发现旧脚印,4月4日在陈家湾上走到寨子包,看到泥地的足迹链长度约500m, 在镇坪地段上。”知情人还向快报记者展示了周正龙所拍摄的脚印照片,照片显示:脚印出现在一块积雪的山上,痕迹清晰。周正龙还用卷尺对每个脚印进行了测 量,测量显示脚印的直径约在14厘米左右,前后掌的步幅约为60厘米。

  记者提出能否把这些照片公布到媒体上时,知情人予以了拒绝,“现在不是公布的时候。否则,我会很麻烦。”知情人说,考察队的专家已确认脚印属大型猫科动物所具有,但是何种动物,还要进一步鉴定和调查。

  知情人告诉记者,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林业厅在镇坪的华南虎考察队,一共有30多人,野外调查还在进行中,目前并未发现华南虎实体及活动痕迹的确凿证据。

  知情人随后当着快报记者的面,拨打了周正龙的手机。周正龙说,4月3日和他一起上山的易远清是他邀请的,和他一个村。动物脚印照片的情况确如考察队日记中所记载的。

  电话中,周正龙表示,自己正在山上找虎,他相信自己还能拍到活的老虎。

   快报4月13日《星期柒新闻周刊》“周老虎”事件再调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4月16日下午近5点,被当作“挺虎派”代表之一的关键人物朱巨龙, 突然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在看到记者的报道后有些话想说。4月17日中午,记者再飞西安。在陕西省林业厅办公大楼九楼的厅长办公室内,朱巨龙向记者介绍了“ 虎照”事件的前后情况,并坦陈他对整个事件的看法。朱巨龙坚持认为“虎照是真的”,他呼吁有关部门应迅速采取科学措施,“公开、透明,跨地域、跨学科参 与,媒体、公众全过程监督”鉴定周正龙虎照,早日平息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关于他本人是否已被“停职”?朱巨龙说:“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个人仍然认为虎照是真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好久没听到你的声音,4月1日来陕西时想采访你,也没有成功。为何这时候愿意接受采访?

   朱巨龙(以下简称朱):收到你的采访信息已很晚,加上组织上对我有要求,就没有及时答复你。你们报纸4月13日的那组报道,很客观很理智很有逻辑,在“ 虎照”事件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媒体极少。这样的媒体,我信任,我觉得可以和你们沟通交流一下,当然是以我个人的名义,并不代表单位和组织。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还坚持陕西华南虎照片是真的吗?

  朱:是的。到目前,我个人仍然认为“虎照”是真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的依据是什么?

   朱:很多。主要是照片中老虎神态的变化,明显地方有两处:一是眼球的位置,照片中并不是一成不动的,而是有着细微的向上变化;二是老虎脖子上的条纹,开 始是曲线,后来变成直线,说明老虎的头在动。其它还有许多,只有把所有“虎照”放大,逐一认真比较才能发现变化和差异。

  星期柒新闻周刊:一个不争的现实是,镇坪已经撤换了巨幅虎照广告牌?

  朱:在没有发现活体的华南虎之前,镇坪就打出虎照广告,的确欠妥。

  星期柒新闻周刊:在网上,你的许多依据遭到了强烈的质疑,而且质疑的人要远远多于“挺虎”的。

  朱:因为当初准备不充分,对外披露的信息又少,遭到公众和网民的质疑,属于正常和情理之中的事。

  星期柒新闻周刊:有句俗语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么多质疑者会看走眼?

  朱:大多数赞成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然,也许质疑者就是对的。但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在对待“虎照”真伪上,绝大多数质疑者没有看到过真实的全部“虎照”,就先入为主地下了结论。

  星期柒新闻周刊:该如何看待“虎照”?

  朱:我个人认为,“虎照”真伪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出现争议和分歧十分正常,但应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和解决。

  “周正龙能拍到疑似虎的脚印,为何考察队就不能?”

  星期柒新闻周刊:能谈谈周正龙的情况吗?

  朱:在“虎照”之前,我根本不认识他。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精明,但私心很重。我约他来西安看照片,他到西安下火车后,不是直接到我办公室,而是背着我直奔陕西省版权局。他想通过获得版权,高价出卖照片。他这样做,也许不是他的主意,但想获得钱,是肯定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和周正龙接触过的记者,几乎都认为周正龙很狡黠,谎话大话连篇。

  朱:“虎照”公布后引来的众多质疑,和舆论急变,给他的刺激很大,以致对媒体不信任。他现在对外人包括你们记者,戒备心非常强,所以说出一些假话大话也很正常。我们不要忽视和忘记,周正龙只是长期生活在深山的一个普通农民,也有着普通农民的一些优点和劣根性。

  星期柒新闻周刊:周正龙说,拍到“虎照”,你们厅里要奖励他100万元,但后来没有兑现。

  朱:根本没有这一说。什么周正龙被警察带走、我们厅的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双规等等,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如何看待周正龙目前的上山找虎?

  朱:我感觉周正龙是一个了不起的猎人。“虎照”遭质疑后,他每次上山都有所发现,都能拍到一串疑似华南虎的脚印,而我们的考察队为何就不能呢?这除了周正龙对地形的熟悉外,是不是还有其它因素。

  星期柒新闻周刊:哪些因素?

  朱(沉默几分钟):不好说。

  星期柒新闻周刊:不会是惧怕吧?

  朱:呵呵。听当地农民说,有的队员遇到比较复杂的地形时,先向前面扔一个鞭炮。你想,真这样会是什么结果。

  “我早就提出迅速启动虎照鉴定程序”

  星期柒新闻周刊:国家林业局在年初就说二次鉴定很快有结果,怎么至今不见结果呢?

  朱: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虎照”鉴定尚未开始,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家司法机构肯接手。

  星期柒新闻周刊:鉴定机构为何不肯接手?

  朱:不清楚。我分析可能是鉴定单位考虑到目前的舆情压力,如果鉴定为假,一片欢呼,一旦是真,结果可想而知,鉴定单位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希望鉴定吗?

   朱:我早就提出两点书面意见:一是迅速启动华南虎照鉴定程序,为使社会各方都能认可鉴定结果,可寻找三家以上公正、公信、权威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 程应公开、透明,跨地域、跨学科参与,媒体、公众全过程监督,相关地方、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必须积极配合,最终鉴定结果由中央主流媒体发布;二是对虎照、 年画涉嫌造假进行立案调查。鉴于虎照和年画二者有90%以上的相同之处,这一点已得到多方专家的一致认定,二者必有一假,或涉嫌欺骗、渎职,或涉嫌诽谤、 陷害,国家公安机关有必要对二者同时进行立案调查,查清真相,以正视听。

  星期柒新闻周刊:如果鉴定结论为假的呢?

  朱:只要是科学公正的,我会坦然接受,并承认错误。

  星期柒新闻周刊:如果是周正龙等人在欺骗你呢?

  朱:有关部门一定会彻底查清原委,还会惩治相关人员。

  星期柒新闻周刊:外面有传言,称二次鉴定已取消,此事将不了了之。

  朱:绝对不可能。

  “每天都有很多电话在骂我”

  星期柒新闻周刊:“虎照”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

  朱:何止影响,已经搅乱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我每天接的电话中,有不少是骂我的,说我什么的都有,怎么难听怎么骂。“虎照”争议高峰时,我的电话快被打爆,不得不关机。

  星期柒新闻周刊:网上也有不少。

  朱:网上就更多,侮辱、中伤、过激的语言甚至不亚于“文革”时的大字报,实在可怕,让人心寒。

  星期柒新闻周刊:有没有想过用法律手段?

  朱:想过。但又觉得没必要,言论自由嘛,有时候人家批评你也是为你好,可以使你做事更冷静更正确。

  星期柒新闻周刊:有没有人支持你?

  朱:有,很多人还给我写信。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的家人呢?

  朱:最担心的是家人。孩子、老婆都在外地,他们整天为我担惊受怕,让我很愧疚很不安。

  “虎照”背后的故事足以写本书

  星期柒新闻周刊:有网友为你叫屈,称未审批召开新闻发布会是集体决定,轮不到你老朱来负责。

  朱:目前我不做评价。

  星期柒新闻周刊:有报道称你受了停职的处分?

  朱(笑):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在厅里分管哪些工作?

  朱:林业公安、林业防火、林业产业、林业研究院及宣传。

  星期柒新闻周刊:野生动物的保护并不在你职责范围啊?

  朱:是的。我只是表达自己对“虎照”的观点和意见而已,其他就不是我能做得了主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事情结束后,有何打算?

  朱:我想写本书,把“虎照”前后的情况真实地披露出来,“虎照”背后的故事足以写本书。

  星期柒新闻周刊:现在能透露点吗?

  朱:不能。

  朱巨龙简历

  山东人,195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历。曾担任过山东临沂市团市委副书记、书记、山东日照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2001年5月经公开选拔担任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据陕西省林业厅网站)

  记者手记

  沉重的“真相”

  二进陕西,让记者的心情愈加沉重。

   沉重之一,“挺虎派”的朱巨龙竟是那么的文弱和焦虑,竟也像“打虎派”一样急切期待“虎照”真伪的鉴定。和他相处的5个多小时里,记者能深深地感受到这 个山东汉子已被“虎照”折磨得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交谈中,他和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虎照鉴定不能再拖了,大家都等不起”。无论真假,都要给公众 一个交代,给争议双方一个解释。

  沉重之二,一个简单的“虎照”鉴定至今无人肯接手。由于“虎照”事件已经由单纯的“学术事件”“公 共事件”上升到“政治事件”,使得真伪鉴定一下子变得异常复杂艰难起来,没有一家权威的司法鉴定机构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在巨大也可怕的舆论力量面 前,鉴定机构谨慎,不想惹“虎骚”将自己置于被动的处境,自然是一个原因,但可能还有更深的原因不为人知。

  沉重之三,简单的“虎照 ”背后竟藏着那么多复杂的故事。回首“虎照”半年来的风波,朱巨龙不时欲言又止,不时摇头叹息,不时起起坐坐,其内心之焦灼之不平静,全然浮现在脸上。彼 此交流到深处,他甚至让记者不要再追问,“很多真相,你们不知道,如果说出来,足够写一本书。”但是,他现在不能说,也恳请记者不要多写。记者没有再继续 追问,记者能理解这位外来的“和尚”为何副厅长一做就是7年。

  走出副厅长办公室,记者一路在想:真相,“虎照”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朱巨龙肯定有所知,但又不一定全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