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cnBeta~人类没有毛片,世界将会怎样
作者:大烟贩子
由上面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简单得出结论:网络色情其危害性要比贪污上千万更大,要比老百姓买不起房子更影响
转载自作者blog: http://alexkongms.spaces.live
The Dark Will Find You..
作者:大烟贩子
中国矿难事故多发,死人人数之多,已经让国人麻木了,一天不死上几十个人,那还奇怪了!很多人指责中国私人矿主无视法律,不遵守安全规则,可是问题真的处 在矿主那里吗?每每问题发生后,共产党又是抓人,又是撤职,至于最后结果怎么样,以中国共产党官员的腐败,多半都是不了了之!我的观点是,共产党不合理的 经济制度是制造矿难的元凶。
作为一个矿主,开矿赚钱,将成本控制到最小,天经地义,矿难对矿主来说,是做生意最大的风险。只要在赚钱的范围内,一个矿主是很愿意花大成本将这个风险克 服的,毕竟出了事,别说赚钱,自己人都保不住了。可是中国的矿主为什么甘愿冒这么大的风险,强行开矿呢!问题的根源就是共产党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歧视政策。 众所周知,共产党通过搞歧视政策来维护自己的专制地位是家常便饭,搞户口制度控制人口流动,搞招生政策不同分数线优惠北京上海等地的居民,提高这些城市的 政治稳定程度,在对待中国的国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更是将歧视政策的法宝发挥到极点,同样是私营企业,中国政府对外资又是无偿提供土地,又是搞税收 优惠,又是提供行政特权(外资企业的免税车),特别是资金优惠,给外资发放的贷款是给民营企业的几十被。对待自己民营企业,不仅没有优惠政策,反而处处刁 难,弄的自己的民营企业在官员面前象三陪小姐,特别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是中国缺乏资金吗,绝对不是,中国的储蓄率世界超前,中国 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共产党政府宁愿将这些资金买美国的国债,也不愿将这些资金弄来支持自己民族企业的发展,再一次发挥了共产党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卖国 传统。
假如共产党不歧视民营企业,他们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我想这些矿主决不会廷而走险,有了足够的安全设备,矿难的数字绝对会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现在的问题就 是共产党打压民营企业,逼的他们犯罪。有一个事实证明这个,中国搞资本主义那么多年,现在连一个像样的国际私营企业都没有,反观日本,韩国,台湾,这些地 方,在高速发展期,哪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世界级的民营企业。这些国家私营企业的壮大,当地政府的背后支持是分不开的。反观中国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制, 对自己民族私营企业打压的同时,对国企是大力支持,国民的财产,丰厚的低息贷款,统统都流入了国企,结果国营企业就是提不起,实在不行,引来外资,希望通 过引进技术或竞争来提高国企的寿命,美名其曰,以市场换技术,白痴战略成功了吗?给了德国大众中国的市场几十年的独占权,最后的结果是,上海汽车制造厂到 现在都制造不出一两像样的车,19厂家的捷达都卖了几十年,还在卖!国营企业就是死人,怎么也提不起,因为他不是市场指向的。就象共产党是死亡的政党一 样,因为他是独占权利的。 为什么共产党对同在国内的私营企业(民族企业和外资)搞歧视政策,吸引外资是1方面,最主要的是共产党要支持中国的最没有效率的国营企业。打压民营企业是 为了给国营企业创造空间,吸引外资是希望外资能给这些国营企业传递技术,外资发展了,不要紧,因为外国人赚钱了,不会想在中国夺取共产党的权利,民营企业 发展了,他们可是中国人,会不会威胁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最为担心的。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了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比如山西,就是开矿搞原 始积累,在没有条件的地区,就是搞房地产,官商勾结,腐败官员,走夹缝战略,这也算是民营企业对歧视自己的共产党一种反击吧!中国的富豪大多数都是搞房地 产起家的,不是中国民营企业无能,没有办法,共产党逼的
中国共产党从不忌讳自己歧视民营企业的政策,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他们的将来的中国的发展蓝图,中国将是国营企业的天下,只要这 样他们的江山才能万式永存,掌握了政治独占权,还要掌握经济权利,如果可能,我相信他们是极度愿意让没一个中国人作他的奴隶的
中国银行业的状况急需改革和调整是必要的,但如何调整,向什么方向调整的问题则始终不明确。由此引发了“银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市 场业务”等等举措。不能说这些举措完全错误,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举措不能改善银行业的状况甚至会使银行业走向更加深刻的危机。而根本原因则是缺乏必要的银 行和货币理论。
1、中国银行业的理论和观念错误:中国目前的银行业和货币理论是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衍生的。
但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所代表的经济学属于西方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一派。而古典经济学属于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部分,根本不适合社会主义国家应用。
由此,导致苏联和中国没有可以应用的银行学和货币学理论。致使中国采取了货币消亡论和货币辅助论。核心观念是货币是对商品流通的必要辅助,不创造任何价值。
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中国银行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沦为政府的出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迷失了方向。
另外一个方面,《资本论》顽固地坚持劳动价值论,在货币问题上属于金属主义者,而中国货币从一开始就是纸币。
这导致了中国货币和银行业理论工作者探讨各种十分不可思议的货币起源、货币价值等学说。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指导作用也十分有限。
在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上,《资本论》坚持一种“积累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自动的机制,资本来源在于“积累”,由此灌输给中国一种错误的“原始积累”和“再生积累”的理论。
实际上是按照自由经济学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错误解读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就是通过积累达到储蓄,通过储蓄产生投资,从而推动产业发展。
可以说,不仅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出了错误的解读,整个古典西方经济学家所作出的解读几乎都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通过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理论家和当代资本主义性质的理论家得到了持续的放大,因为二者的共同理论渊源是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二者唯一的不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理论家强调这种积累有利于资本家,是剥削和压迫,进而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主义性质的理论家强调这是天经地义,是 “节欲”的结果,是自然法则,从而客观上论证了资本主义万古长青。而到此地步,二者都不是科学,而是意识形态的论战和庸俗社会学的产物。
因此,马克思理论和自由经济学理论都对中国银行业和其他产业发展没有指导意义。
2、中国本土银行业的指导作用:
从中央苏区到陕北根据地,从西柏坡到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和货币经济采用的是本土“银号”的观念和做法。
第一是把人民币看作银票,从而为人民币找到了一个虚拟的实体;
第二是把经营一个具体企业的观念引进银行系统,采用收支平衡、信贷平衡的土财主观念。
第三是借来观念,既然人民币有一个虚拟实体,那么,人民币就是“借来物”而不是自有物。因此,人民币就是负债。
毫无疑问,上述三个观念没有一个是现代的经济观念,唯一的贡献是经过多年的摸索探究出在“辅助作用”条件下一比八的供给模式。
3、真实的英国银行实践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1817年,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1820年,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出版,1848年,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出版,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这些著作都没有把英国当时的银行业和货币状况恰当地表述出来。
当时的银行和工商业现实是,英格兰银行根据特许享有铸币权,也就是发行法定金币,同时英格兰银行还发行银行券,这是伦敦的情况。
在地方,建立的各种地方银行发行本票,也就是地方银行券,这种本票一经请求,既用硬币和英格兰券兑付。为此,地方银行备有不同程度的硬币或者英格兰银行券。
在非银行区,商业用汇票支付,买主购买产品由商号开具一张汇票,买主签字承兑,卖主背书,交易完成后,作为卖主的商号既用汇票向另外的交易使用汇票,重复上述过程。
这样承当通货的手段就异常之多,有金银块,有法定铸币,有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有地方银行的本票,有商业公司的汇票。构成了1800年左右的英国货币通货体系:金银—铸币——银行券—本票—汇票。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票据经纪人和伦敦的票据交换所。
而各种票据的交换业务就是公开市场业务,汇兑业务就是各种票据的按比率结算。
英格兰银行担当着实际中央银行业务。西方据此建立了中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在后代的反思中人们才看到不是积累和储蓄,而是实际工商业的“资本创造”——高量货币才使英国的工商业迅猛增长。广义的货币数量增长带动的是产业的扩张,而不是既有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与经济学的货币数量理论的主张完全相反。
所谓的货币流通速度,就是相对于法定铸币的货币扩大倍数,因为在理论上他相当于法定铸币加速进行了流通。
所谓的信用,就是银行券、本票、汇票对法定铸币的请求权力和紧密的联系。
尤其要注意的是,上述情况是在英国获得了广大殖民地的黄金、白银基础上发生的,如果说获得殖民地的黄金白银是资本积累,那么英国工商业的信用就是资本创造。而贷款业务并不是什么信用业务,而只是一般的债务、债券业务。
此时合伙银行和股份银行的存款储蓄银行业务尚未广泛开展,因为储蓄银行要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不准发行本票性的银行券才形成势力。
4、中国银行业的状况:
中国银行业和相关的理论文章尽管搬弄着“信用”、“流通速度”、“准货币”、“公开市场业务”等等词句,但在根本上,从他们的解释和操作中可以看出根本没有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
第一、银行没有货币资产:中国在相关报告中宣称,金融资产约三十万亿,但中国的银行业根本没有货币资产。所谓的三十万亿实质上是银行业的固定资产和设备 资产。因此,不是银行资产不足问题,而是根本没有资产的问题。因此,中国银行业的放款和借贷都是负债经营,是借用政府、居民、企业的货币,风险极大。
当务之急是为国有各商业银行配发货币。
即使是用银行自有资金放贷,也不是信用业务,而是债权、债务业务,不能混淆视听,不能滥用科学名词。
第二、开创信用手段和信用业务:中国的支票是非信用手段,也是非货币。因为它没有对法定货币的请求即付职能,实际上等于中国没有准货币。应对企业、个人、政府开放支票业务。如果法律上、社会上不可行,只能关闭,而支付真实的人民币。
第三、规范公开市场业务:中国号称已经建立了公开市场业务,实际上不过是银行间的拆借资金业务。没有各种准货币的交换不能称为公开市场。
第四、不得擅自动用居民储蓄、企业存款、国家外汇和政府资金进行放贷。
动用这些存款在正常银行业是合理的,但没有自有货币资金的银行贷放这些存款风险极大,因为银行自己根本没有偿付风险的能力。
第五、银行业必须整顿行政管理。大批官僚必须裁减,银行柜员和投资员必须分开。
银行行政必须与银行投资分开,取消行政经理对投资权的独揽。
各投资员到投资经理乃至投资总理的资金额度不能随意转让,任何投资额度的合并和转让必须有法律生效的商业合同进行联合贷款。
第六、停止银行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
银行上市是汲取资金、引进战略投资也是汲取资金。
如果中国产业能够容纳和需要这些增量资金,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发行货币补充资金?
如果中国产业不能容纳和不需要这些增量资金,那么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更是错误的。
如果不是为了获得获得增量资金,而仅仅是改变中国银行系统的利润分配,那么直接给企业、居民、政府利润就是了,可以采取直接划款和送分红证的形式。
如果是为了和外国友好而必须给外国人送钱,可以采取经济援助的方式。
5、中国经济和中国银行业的根本问题:
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就是缺钱,人民币没有印够,经济缺乏足够的铸币。因此,农民工欠资、公务员欠薪、工程欠款、教育医疗欠资、银行系统缺乏资本、重化工业、军事工业发展缓慢。科技人员待遇不足,农村缺乏教师和技术。
中国到目前只印了二点五万亿货币,表面上可以通过贷款放大货币乘数而产生银行货币,但是各银行的支票(相当于本票)不能请求货币,实际上等于没有放大,导致大部分经济在非货币状态下运行,一旦产生实际的货币支付,企业和政府立即陷入困境。发展和开发受到严重阻碍。
造成这种货币短缺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中古社会的积累观念,其次是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现代生产方式,没有理解现代生产的叠加原理,再次是《资本论》积累说和自由经济理论储蓄说、节欲说造成的先入之见的严重和错误影响。
6、现代生产的叠加原理:
现代生产体系是一种叠加体系,我们可以用楼层来比喻。每个楼层的人口相等,产能相等。
第一、现代体系:假设一楼是军事,二楼是农业、三楼是工业、四楼是科技开发,五楼是教育和卫生。
农业产出使用的是土地,产出的是食品,其他四楼都要用货币购买他的食品。二楼的农业产出必须同时足以供给五个楼层。
工业使用的是矿石原料,产出的是各种机具,其他四楼也同时用货币购买各自需要的产品。
科技开发主要使用的是智力,产出供其他五楼使用的技术、理论,使用的是用货币购买的其他四楼的产品。
教育、卫生主要是产出合格的适当人力,也需要用货币购买其他四楼的产品。
第二、中古体系:而古代的中古社会是同在一个单一平房里,大家共同生产食品、基本工具,共同作战。需要交易的产品就是这个楼里的全部产品。
单单这两个体系相比,由于中古体系是非专业化的体系,在与现代体系冲突中,首先是军事的失败。因为现代体系的一个楼层的全部产能是用在军事上的,而中古体系只有一部分产能是用在军事上的。
在进入专业化现代体系中,中古体系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人力不足问题,因此,奴隶劳动、移民是必须的,占据了相当的历史时期。在进行产品生产和交易时,货币手段必须创新,因为现实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中古社会的惯例。
中古体系的货币交易所需求的仅仅是一层所需的货币量,而现代体系每一楼要购买其他五楼的一份产能,每一楼要产出五楼所需产能。在绝对数量上说需要二十五份货币量。但从清算角度而言,只需要五份货币量。
因此,现代经济需要信用手段,以满足每一经济环节自由的经济活动和发展。因此有三个产业层就需要九份总货币,但从清算角度言只需三份货币。n与N的级数关系就是现代的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关系。
但中国在运用级数货币和信用手段时是倒过来使用,全部货币,即级数货币仅仅够中古时代的单一经济层使用,而对此级数货币的基数进行货币发行配给,由此造成了中国货币的严重短缺。
所产生的奇怪现象就是货币理论家、银行家整天都是术语,但货币短缺问题就是无法解决。